Skip to content
智畅行地理环球网
Menu
  • 首页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Menu

中国鹦鹉家族 国产鹦鹉也很美

Posted on 2024年12月20日

色彩绚丽、聪明伶俐、舌亦似人的鹦鹉,自古以来就受国人追捧,是与人关系最亲密的鸟类之一,有“鹦哥”、“娇凤鸟”或“彩凤”的美称。不过当下寄居笼中或拴之站架之上的,大多是“倒插门”的虎皮鹦鹉、凤头鹦鹉等外国鹦鹉。中国古人按色彩大致记载了4类鹦鹉,随着近现代鸟类学的发展,在中国共有12种鹦鹉被科学地记载、描述和研究。它们或飞翔在山林之间,或翱翔在田间地头,或营巢育雏于大树之上,鲜为人知,并面临着生存的隐忧。
图为云南盈江秋季集群飞行的绯胸鹦鹉。在中国,这样的场景并不容易见到,需要在特殊的季节,才会出现大群绯胸鹦鹉集群觅食的盛况。
摄影/曾祥乐

金秋十月,正是云南省瑞丽市玉米收获的时节。“玉米熟了,‘鹦鹉雨’要开始了,你来不来?”来自云南盈江观鸟协会的资深观鸟人小乐,第一时间向我通报了这个激动人心的鸟讯。鹦鹉四趾齐分,两睑俱动似人目,舌亦似人,被无数文人骚客寄予着家国情怀。对于鹦鹉,谁人不爱?谁人不怜?尤其是那一浪接一浪的“鹦鹉雨”,拍打着每名观鸟人士的心弦。

“鹦鹉雨”的形成,需要许多特定条件,比如要有数量足够多的鸟、有足够大的空间、有足够吸引鸟儿的东西。大多数人是从纪录片里了解到的“鸟浪”,看到了生活美洲的金刚鹦鹉集群嘈杂飞翔的壮观画面。其实,在特定时节,国内也会出现类似的场景。绯胸鹦鹉、大紫胸鹦鹉是典型代表。

标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自然地理 、 现代自然地理学

推荐文章

  • 开门红逸柏酒店集团喜迎新年两大奖项
  • 蛇年最宵遥
  • 喜迎开门红电广传媒春节假期文旅业务创新高
  • 蔡亚岐研究组在亚乙烯基连接共价有机框架的后修饰合成及热催化CO2转化方面取得进展
  • 广东高校 中国大学的拓荒者和试验场
  • 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推出蛇年海味春节体验
  • 国际气象发展前沿丨推出价值链方法 优化早期预警系统
  • 月综合单房收益提升超50元柏曼酒店30产品体验提升获住客好评
  • 云雾花涧万亩梯田品牌推介会暨乡村振兴主题交流会成功举办
  • 祝贺彭大雄老师晋升华夏五千年环境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分类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重庆市智畅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渝ICP备2023011759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