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智畅行地理环球网
Menu
  • 首页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Menu

人进海退浙江的海塘

Posted on 2024年12月20日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向来是步步紧逼的。这从浙江省沿海的海塘建设就能看出来。浙江海塘的分布有点像蚌壳的生长纹理,沿着不同时期的海岸线一道道自内而外、由老到新。在海塘与海塘之间,是从海中淤出的土地。海进海退是地史演进中的常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但多年来,人类向大海索要土地的历史却是只进不退。
古老的海塘在杭州湾两岸断断续续地伫立着,色泽斑驳,条石整洁素净,被海风和海水亲吻过几百年的塘身,显得雄浑有力、却不张扬。古老的东西就是显得美好,有了岁月的淘洗,加增了存在的意义。这里是海宁观钱塘大潮的一个地点,古海塘在这里开了一个豁口,用于涨潮时把船从这里抬上岸来,塘身上用来固定石条的铁钉暴露了它的沧桑经历。摄影/董瑜

生活在内陆的人,很难想象夏季里遭遇台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国东部沿海的人虽早已习惯了听到台风警报,却依然是神经紧绷,做好各种防范措施。台风过境时,狂风肆虐、大雨滂沱,树木可以被连根拔起,人和车也可以被风掀倒。2011年在中国北方城市里因暴雨而出现的“海景”,在台风路过的城市里是必然要有的。不同的是,北方城市里的“海景”来自于天上降下的雨水,而沿海城市里的“海景”则可能真就是海水漫过来的景象。

浙江省的杭嘉湖平原,大部分地区的地面高程是3—8米左右(以吴淞为基面,以下同),平均田面高程在5米左右,在杭嘉湖平原北部与江苏省交界的地方,田面高程只有2.8米。位于杭嘉湖平原东南角的杭州湾是出产钱塘江大潮的地方,近代水位观察的资料显示,钱塘江涌潮沿程潮差以澉浦最大,平均5.4米,最高达到8.93米;钱塘江涌潮的潮头以海宁盐官为最高,最高时可达5米以上,涌潮流速高达每秒12米以上,破坏力非常强大。杭嘉湖平原的大部分地面或田面高程都低于潮水位,所以,从汉代以来,生活在杭嘉湖平原上的人们就筑起了海塘,用来抵挡海潮,保护杭嘉湖平原以及苏州市等地区不受潮水的侵入。

标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自然地理 、 现代自然地理学

推荐文章

  • 观赏天南之星
  • 北京平谷宠物经济产业园正式揭牌 共探宠物产业新机遇
  • 户外动力行业生态峰会盛大召开 共同探讨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发展建设
  • 庞巴迪BRP中国品牌日盛大启幕 2025款全系新品重磅上市
  • 非遗创新演绎龙门跃视频发布助力芜湖文旅融合发展
  • 京都9月推保护京都礼物 游客捐款获电子礼品券 助力文化与景观保护
  • GLP-1黑马依苏帕格鲁肽正式线上首发新一代网红降糖减重针来了
  • 当千年驼城邂逅自然奇观榆林文旅的破圈密码
  • 保利美高梅博物馆迈向里程碑 喜迎五十万访客
  • 黄国林带领幸福之家旅行社深度游高品质打造旅游新标杆

分类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重庆市智畅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渝ICP备2023011759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