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智畅行地理环球网
Menu
  • 首页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Menu

干旱及其类型

Posted on 2024年12月20日

干旱是指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农作物和牧草体内水分亏缺,影响农作物播种和牧草返青,影响农作物和牧草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农牧业减产以及河流干涸、人畜饮水困难的一种气象灾害。 (一)按干旱成因分为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 大气干旱是指空气温度高,相对湿度低,导致作物体内水分平衡被破坏而发生凋萎的一种干旱现象。土壤干旱是指土壤水分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一种干旱现象。久晴不雨或降水持续偏少导致大气干旱,长期大气干旱是土壤干旱的主要原因。 (二)按干旱发生季节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冬旱和季节连旱 春旱指3~5月期间发生的干旱。春季正是越冬作物返青、生长、发育和春播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特别是北方地区,春季本来就是春雨贵如油、十年九春旱的季节。假如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偏少,发生严重干旱,不仅影响夏粮产量,还造成春播基础不好,影响秋作物生长和收成。 夏旱指6~8月发生的干旱,三伏期间发生的干旱也称伏旱。夏季为晚秋作物播种和秋作物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季节,气温高、蒸发大,干旱会影响秋作物生长以至减产,夏旱造成土壤底墒不足,还会影响到下季作物(如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生长。这期间正是雨季,长时间干旱少雨,水库、塘坝蓄不上水,将给冬春用水造成困难。 秋旱指9~11月发生的干旱。秋季为秋作物成熟和越冬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秋旱不仅会影响当年秋粮产量,还影响下一年的夏粮生产。 冬旱指12月~翌年2月发生的干旱。冬季雨雪少将影响来年春季的农业生产。 两个或两个以上季节连续受旱,则称为连旱。如春夏连旱,夏秋连旱,秋冬连旱,冬春连旱或春夏秋三季连旱等。 (三)干旱按干旱程度又分为小旱、中旱、大旱和特大旱四种。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损失小。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损失中。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损失较大。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标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自然地理 、 现代自然地理学

推荐文章

  • 尚普咨询集团椰林海鲜码头荣获尚普咨询品牌证明
  • 到乡村追风 释放天空之城县域经济发展新潜能
  • 桑干河明朝古堡带 燕山太行之间的北京屏障
  • 油菜花海相约青春会同2025湖南省油菜花节会同分会场活动亮点抢先看
  • 三线并进 玩转千年文脉首届会泽古城地标定向赛开启美景美食教体沉浸之旅
  • 我国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
  • 湖南卫视夺金2025选手入住窝趣长沙湘江科创园轻社区 点亮创业星光
  • 掘金酒店商旅市场万亿窗口
  • 沪藏携手共绘文旅新图景 2025波密文旅招商推介会上海站启幕
  • 人间四季 花开伊犁2025伊犁州春季旅游推介会在深圳绽放

分类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重庆市智畅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渝ICP备2023011759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