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智畅行地理环球网
Menu
  • 首页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Menu

苦苣苔植物 广西之花藏深闺

Posted on 2024年12月20日

广西喀斯特地貌不仅造就了闻名天下的地质景观,也孕育出了中国最丰富多样的苦苣苔科植物。也许是名中带“苦”的缘故,苦苣苔们虽拥有缤纷多样的花朵与外形,却始终鲜为世人所知晓。作为一名研究苦苣苔的植物学者,作者将第一次带领我们深入广西的喀斯特山林,去探访那些已在峰丛和溶洞间隐居了千万年的奇妙仙葩。

20年前,我正求学于广西柳州。彼时的大学校园被典型的喀斯特峰丛环绕,草木葳蕤丰茂,是学生们周末休憩的好去处。因从小爱好花草,我便时常在学习之余独自上山探索,排解心中郁积的求学之苦。

匍茎报春苣苔在裸露石灰岩壁上绽放
2013年,匍茎报春苣苔Primulina diffusa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的一座石灰岩山体上第一次被发现。时隔5年之后,植物学家在离最初发现地20多公里的另一座石灰岩山体上又发现了少量该物种。匍茎报春苣苔大多生长在裸露贫瘠的石灰岩岩壁上,耐强光与干旱。然而,很多其他苦苣苔物种却会生长在较为湿润阴暗的环境。这种截然不同的生境选择,体现了苦苣苔科植物对于环境适应的多样性。

在一次寻草访花时,我不期然遇见了一丛繁茂的铃铛状花朵,两瓣如水牛耳朵般“呼扇呼扇”的苞片包裹着几朵如喇叭似的天蓝色小花。这一串串的“铃铛”从毫无生机的灰白色峭壁缝隙中长出,随着山间微风来回摇曳,苞片也在摇晃中一张一合,显得分外生机勃勃。当时还是植物学门外汉的我被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美丽植物迷住了,一下山便迫不及待地搜索起资料,试图揭开它的身世。几经调查与甄别,我知晓了它的中文名原来就叫“牛耳朵”,可爱俏皮又不失贴切。牛耳朵是一种苦苣苔科的常见植物,广泛分布于桂中到桂北的低海拔石灰岩山地,一到春季就能在山野间时常见到。现在回想起来,我与它在春天遇见,或许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偶然。

标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自然地理 、 现代自然地理学

推荐文章

  • 伊犁冬季旅游手机摄影大赛投稿收官 全民投票通道正式开启
  • 2025三亚玫瑰文化节盛大开幕 以浪漫点亮自贸港文化新名片
  • 表里山河晋在咫尺山西景区春季推介会石家庄站成功举办
  • The Stage白玉兰观景台盛大启幕 敬邀全球目光共赏魔都震撼天际线
  • 首批渚多探险家率先探寻良渚文化大走廊之美
  • 春风来 梨花开2025蒲城县梨花旅游推介大会顺利举办
  • TUMI途明庆祝50周年举行春季新品预览 秘鲁风情演绎时尚活力
  • 呼伦贝尔市融合之路文旅资源推介会在洛阳成功举办
  • 健康土壤才能带来健康生活
  • 春日盛会 中国西部太阳谷得荣县桃花季开幕

分类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重庆市智畅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渝ICP备2023011759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