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智畅行地理环球网
Menu
  • 首页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Menu

长江口拦门沙治理孙中山的未竟心愿

Posted on 2024年12月20日

在丰水多沙的长江口入海口处,咸水淡水日夜交汇形成河口环流系统,又造成细颗粒泥沙蓄积絮凝,形成了长达40至60公里的水下浅滩,这些就是被当作航道“瓶颈”的拦门沙。
呈现四口入海格局的长江口,属于巨型的丰水多沙河口,携带着大量泥沙的长江水注入这里,跟东海强劲的潮流遭遇,形成了咸水、淡水交融的河口环流系统。天长日久,水中的细颗粒泥沙絮凝,在河口下段浩浩荡荡的水面之下形成了约60公里的拦门沙区段。在治理之前,即使是经过疏浚,长江口航道也仅仅维持在7米的通航水深。

1979年,陈吉余等提出长江口两千年来的发育模式与规律及拦门沙的成因

意义 找到了影响长江口深水航道的瓶颈并为整治河道提供了指导

标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自然地理 、 现代自然地理学

推荐文章

  • 伊犁冬季旅游手机摄影大赛投稿收官 全民投票通道正式开启
  • 2025三亚玫瑰文化节盛大开幕 以浪漫点亮自贸港文化新名片
  • 表里山河晋在咫尺山西景区春季推介会石家庄站成功举办
  • The Stage白玉兰观景台盛大启幕 敬邀全球目光共赏魔都震撼天际线
  • 首批渚多探险家率先探寻良渚文化大走廊之美
  • 春风来 梨花开2025蒲城县梨花旅游推介大会顺利举办
  • TUMI途明庆祝50周年举行春季新品预览 秘鲁风情演绎时尚活力
  • 呼伦贝尔市融合之路文旅资源推介会在洛阳成功举办
  • 健康土壤才能带来健康生活
  • 春日盛会 中国西部太阳谷得荣县桃花季开幕

分类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重庆市智畅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渝ICP备2023011759号-31